“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為了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校工作,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新型教師隊伍,4月27日,陜西省特級教師任院玲蒞臨榆林高新第四小學,開展為期一天的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提升入校指導。榆林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副局長、高新四小莊孝成校長、榆林高新區教育技術中心閆喆主任全程陪同,高新四小全體數學老師參加了此次人工智能聯研活動。
榆林高新第四小學作為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項目24所實驗學校之一,從加入研修項目以來,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前期各項培訓,多維度提升教師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認知和教學能力,提高教師數字化素養,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
活動一:課例展示
劉利利老師的常態課展示簡約而不簡單,基于一致性視角重構了五年級數學《分數除法(一)》,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表征去理解分數除法的運算,運用幾何直觀建立運算過程的表象,深刻理解算理,在嘗試、討論、交流、反思等學習過程中,經歷“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迷茫,體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一步步明晰了算法的來龍去脈。
劉鵬程老師帶領五年級的孩子們展示了研磨課《分數乘法(一)》一課,從課堂模式看,巧妙融合了我們正在探索研究的大單元教學,借助“運算一致性”打通了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讓學生感悟到整數、小數、分數乘法運算的一致性,感受到計數單位在運算中的作用;從課程內容看,從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出發,探尋算法、理清算理,延伸至分數乘分數等內容,拉通單元知識點間的聯系,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探尋數學本質,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落實核心素養。
活動二:說課展示
課后,劉鵬程、劉利利兩位青年教師進行了大單元教學說課展示,并對本節課亮點與不足進行總結反思,傾心坦誠的分享與聽課的老師們發生了智慧的碰撞。
活動三:點評指導
項目組專家任院玲老師對兩位老師的課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點評和指導,她首先肯定了兩位老師精彩的展示,然后從大單元教學的角度出發,聚焦核心素養,分別從教材處理、教學環節設計、教學方法及策略、思維發展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點評指導,高屋建瓴的評價為老師們今后的課堂教學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活動四:專家報告
下午,專家任老師做了《基于大單元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實操》的專題報告,她從什么是大單元教學入手,對大單元教學的意義、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精準指導,全體數學老師積極參與互動,探討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的一系列問題,讓全體參訓教師對大單元教學有了清晰的認識。
莊校長結合兩位老師的課例,為全區數學老師做了題為《聚焦核心素養 回歸課堂本真——〈數學課程標準〉引領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專題報告,他以問題為導入,以案例做分析,指導全體數學教師要將核心素養的育人理念真正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希望全體老師從思想改變課堂、行動改變課堂、技術賦能課堂,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路徑,唱響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
活動五:領導講話
最后,莊校長作了總結講話。他首先對專家組的蒞臨指導表示誠摯的謝意,并強調作為新時代教師,一定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聚焦核心素養,落實課程標準,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活動六:合影留念
智慧賦能未來,教育未來可期。本次人工智能聯研活動,為全體數學老師帶來了全新的靈感和啟發。榆林高新第四小學將以“大觀念”作燈,引領學習方向;以“大主題”作帆,激發探索欲望;以“大任務”作槳,幫助學生實現大單元學習;以“大情境”作艙,給予學生完整的學習感受和真實的學習體驗。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全區數學教師將會帶著更多的思考,在“雙減”要求下單元整體教學的路上不斷開拓進取,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引領兄弟學校及區域教育智能化發展,為打造詩意的、溫暖的、老百姓認可的現代化學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