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實驗校工作,探索人工智能與教師隊伍建設深度融合,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培養高素質的新型教師隊伍,打造以生為本的“高效”“智慧”型課堂教學新模式。2023年4月24日綏師附小舉辦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專家入校指導活動。河北省三河市燕郊行宮小學校長、河北省小學道德與法治專家庫成員何培蘭老師入校指導。
首先由綏師附小教務副主任薛飛致辭,她在致辭中希望老師們在課例中學習和反思,聽專家如何評課,聽專家講座,珍惜寶貴的機會,多交流、多探討,從而提升教學水平。
接著進行課堂展示,市思政課三等獎獲得者張小平老師做常態課展示,授課的題目是《名人故事 偉人力量》。她將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的內容進行重組,以大思政的教育理念為引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單元內容進行整合重組。張老師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引領,注重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他們的發問思考意識,從內心深處讓他們感受人們為何要尊敬、以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李大釗先生、毛澤東主席的根源,為學生心里埋下紅色的種子,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第二節展示的是王瑞芝老師的常態課《當沖突發生》。課堂中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分析沖突發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開展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評價方式多樣,語言鼓勵、星級評價等,并借助評價表自評、伙伴評、教師評等,激發興趣,使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落實學習任務。
兩節精彩的課例展示結束后,兩位老師對自己所授課程理念與設計思路等進行了反思。參加教研的老師們進行了集體研討,針對兩節課的得與失各抒己見,思維碰撞,共同提升。隨后,專家何培蘭老師對兩節課進行了精彩而細致的專業點評。她首先肯定了兩位老師能聯系生活、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可取之處,接著分別對兩位老師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建議。
下午,專家何培蘭老師作了題為《新時代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專題講座,她站在專業的高度,講述了新時代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多元化的學習活動,通過教學方法指導情境教學,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何培蘭老師指出,信息化教學情境注重創新,重塑教師能力體系,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內容活起來,實現文化育人。
綏師附小將以此為契機,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教學創新,實現教師隊伍建設與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相信老師們在今后教學活動中,一定會在課堂中注重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加強新課標理念下實踐應用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